《毛泽东选集》成语典故(205):对牛弹琴

《毛泽东选集》成语典故(205):对牛弹琴

宿刘玲 2024-11-24 百科资讯 503 次浏览 0个评论

《毛泽东选集》成语典故(205):对牛弹琴

图片:《毛泽东选集》成语典故(205):对牛弹琴

原文:“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,听得很懂,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,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,人家哪里会懂呢?‘对牛弹琴’这句话,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。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,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,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。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?何况这是党八股,简直是老鸦声调,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。射箭要看靶子,弹琴要看听众,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?”

《反对党八股》(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三卷)

出处:“对牛弹琴”的故事见于梁朝僧侣的《弘明集》。相传古代有个音乐家,名叫公明仪,很会弹琴。有一次,他独自一人看见一头牛在那里低着头吃草,就高兴地“为牛弹清角之操”。那牛不管琴声多么优雅动听,还是“伏食如故”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,把那种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,讥讽为“对牛弹琴”。

浅解:毛主席在《反对党八股》一文中引用“对牛弹琴”,对这一成语赋予了新的含义。他将其比喻为那些不看对象,脱离实际,脱离群众,空发议论,无的放矢地写文章、做演说的行为,诙谐地批评了那些爱写党八股文章的人。毛主席通过这个成语,不仅批判了那些不顾听众感受、盲目自大的演讲者,也提醒我们在交流中应该更加注重对象,注重实效,注重与听众的沟通,避免“对牛弹琴”的尴尬局面。

通过重新解读“对牛弹琴”这个成语,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毛主席的思想,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,避免空谈和形式主义,真正做到有效沟通,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安徽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《毛泽东选集》成语典故(205):对牛弹琴 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