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《山居秋暝》:探索动静之美,品味隐逸之情
内容:
一、文本分析:
“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”这一单元主题,并不意味着学生首次接触这两种描写方式。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,他们或多或少地见过动态与静态的描写。然而,像这样从文学鉴赏的角度,单独呈现这两种描写方式,对于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。
动静结合以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种手法,诗人将自己的境遇和情感融汇于环境之中,借助诗词加以表达。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,《山居秋暝》正是这样一首诗。诗人借辋川山水的宁静,借明月、青松、清泉、竹、莲花等一系列带有高洁品质、君子隐逸内涵的意象,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合流,隐于山水的追求。
本诗中具体写景的为颈联和颔联,这也是动静结合描写集中处。虽然除明月句外,其他三句都是以动态为主,但四句诗合并起来看,呈现的却是一种静谧之美。这种美,需要学生细心体会。
二、教学设计:
1. 读题导入,复习方法,读出题意
- 板书课题,学生读题,注意“瞑”字的读音和含义。
- 回顾理解古诗的方法,如结合注释、结合资料、结合插图、想象画面、拆开组词、调换顺序等。
- 尝试用学过的方法,理解题目的意思。
2. 读准字音,尝试理解,读出节奏
- 学生自读古诗,读准字音。
- 根据五言绝句的节奏,为这首诗画出停顿符号,读出节奏。
- 结合黑板上的方法,尝试理解诗歌的意思。
3. 结合插图,大胆想象,读出画面
- 默读古诗的颈联和颔联,画出诗歌中出现的景物,并尝试说说景物的特点和感受。
- 结合插图,想象自己身处其中,会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。
- 带着想象的画面,再读古诗,读出画面感。
4. 关注动静,结合诵读,读出主次
- 尝试用朗读表现出诗歌的动静,静谧的就读的柔和缓慢一些,运动的就活波欢快一些。
- 教师范读引质疑,引导学生关注“清泉石上流,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”的朗读节奏和语调。
- 再次诵读,想象画面,读出动静的区别,读出动态中的安静。
5. 知人论世,结合资料,读出情感
- 出示诗歌最后一句,提问学生这样安静柔美却不失活力的景色,作者的态度是什么?
- 出示课前收集整理的王维的背景资料,结合资料读出不慕名利,志向高洁的隐逸之风。
此教学设计,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《山居秋暝》这首诗,通过读题、读准字音、读出画面、关注动静、知人论世等步骤,让学生逐步探索诗中的动静之美,并品味出诗人的隐逸之情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安徽骏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回顾古诗的方法,品味动静的奥秘——《山居秋暝》教学设计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